获取方案

微信

WeChat

置顶

WeChat

获取免费方案

黑料网:区域观察|进击的黄江:莞深融合生态圈加速成型

新闻资讯

黑料网:区域观察|进击的黄江:莞深融合生态圈加速成型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迅速展开建设,广深两地紧密合作,展现出强大发展动力,共同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加速前进,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黄江镇制造业转型升级_广东东莞市_黄江镇莞深融合

大湾区内,莞深相邻地带,有个名不见经传的临深城镇,黄江镇,近期表现活跃,不断推进好几个湾区合作项目,迅速吸引东莞深圳的优质工业外迁,加速区域创新资源的交流互动。

黄江镇过去依靠外贸快速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一度被称为东莞的“外贸重镇”。到了2019年,全球环境出现重大波动,经济运行出现新挑战,比如速度放缓、构成调整、动力转变等。因此,黄江努力寻找国内市场机会,努力摆脱对外资的过度依赖,积极接受深圳的影响带动。去年,黄江在头七个月吸纳了一百六十三家国内资本公司,约定的资金规模达二十二点七三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超过四成七,整体实力稳步增强,接连两次进入全国百强镇的名单,位次不断前移。

黄江镇在莞深一体化进程日益推进中,已经转变为连接两地的关键区域,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黄江不再仅仅是东莞下辖的镇区,它同时属于大湾区的版图,肩负起深化莞深合作的新任务。

市重大项目宏道电子动工建设投资达10亿元,市轨道1号线黄江停车场完成首批场地移交;人工智能小镇计划更新面积超过63公顷,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加速推进“TOD之城”;黄江在过去一年全面构建莞深融合生态圈,全镇空间拓展持续推进,市重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城市更新如火如荼,一场波澜壮阔的逐梦征程已经拉开序幕。

▍黄江制造新动能涌现

现在,在中国不断前进迈向新纪元的广阔背景下,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浪潮汹涌而至,促使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黄江镇莞深融合_广东东莞市_黄江镇制造业转型升级

江河浩瀚任鱼儿腾飞,风浪猛烈要升起风帆,区域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东莞各镇区以及邻近惠州等地的竞争与合作态势愈发明显,黄江把握着难得的发展良机。

这一年,黄江制造注重当前发展,规划长远目标,一方面着力推动外资企业实现升级,另一方面借助吸引内资,紧密联系深圳优质资源外放,着力扶持本地民营公司,大幅提升经济自主水平与抵御风险的力量,最终成功改变“外资占主导”的状况,基本构建起依靠创新资源支撑、内外资协同并进的经济架构和发展格局,为促进高质量进步打下牢固根基。

黄江要利用好内部市场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特点,主要配合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同时着力扶持本土企业,迅速构建起智能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

公司近期启动了一项研发成果的规模化生产,基于此我们有充分的底气和把握。在负责光学材料制造的车间内,主管运营的李林克先生向媒体代表呈现了一片极薄的防紫光产品,指出该物件的推出预计能使企业整体发货量提升四分之一以上。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与中国经济提升转型形成关键性融合。由于人口优势逐渐消退,技术优势正成为驱动黄江本土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过去一年,黄江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创新基地设立等事务,借助技术优势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全面发展,众多科技创新数据呈现显著增长。

“针对护眼紫光膜这一项目,我们耗费了三年时间进行技术攻关,并成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李林克表示,科技进步使公司在日趋复杂的全球竞争中更加从容不迫。

目前黄江镇的科研经费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8个百分点,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整个城市近期的规划目标;新增加的拥有高新技术的公司数量达到了159家,与上一年相比实现了54%的增长;省级的工程技术开发研究机构有12个,这一数字在上一年基础上增加了100%;镇里还陆续建立了很多专门扶持科技企业的培育基地,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数量已经超过了200项。

五年网络新时代到来,数字领域快速兴起,工业生产领域出现诸多新模式,这些为黄江工业注入新活力。从公共道路驾车前往梅塘社区大冚村,一个以自动化生产为核心的大型基地特别引人注目。这个位于东莞与深圳接壤地带的基地,是黄江镇同深圳光明区合作建设的首个产业协作区,目标在于吸引深圳优良产业向外扩散,建立智能设备制造和自动化装置产业体系。去年11月临近年终,园区达成5G合作协定,推动了行业朝智能化与高端化演进,由此为黄江构建了“智慧生活”。

新兴科技企业数量激增,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众多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成,特色产业园区推进迅速……这些行动充分展现了黄江开拓进取的魄力,也凸显了黄江积极参照湾区水准,致力于建设区域制造标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远大目标。

▍拓空间浪潮席卷而来

近些年,由于生产制造领域加速革新换代,加上深圳部分产业向外扩散,黄江的工业用房变得非常紧俏。梅塘社区邻近深圳光明区域,这些年尽管新盖了数十万平方米的厂房,但需求量还是很大,社区里的所有工业用房都住满了人。

广东东莞市_黄江镇莞深融合_黄江镇制造业转型升级

现在从高空审视大湾区,一个结合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以及生产制造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正在迅速构建,东莞与深圳的创新网络正加速建立。从梅塘社区的田心村驾车朝北行驶,不到二十分钟就能抵达松山湖的中子科学城;若朝南行驶,大约十分钟就能到达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工地现场。这两大科研平台好比广深港澳创新带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分别点亮了黄江镇的两个区域。随着大湾区发展提速,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很快就会把这两个科研平台连接起来,促进莞深两地更加紧密地融合。

夜空闪耀激发前行动力,风帆摇曳引领长远征途。一个城镇同时拥有两项国际顶尖科研设施,放眼世界确实难得一见。处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之处,黄江拥抱了珠江口湾区新时代,怎样吸纳持续不断涌来的创新要素外溢,成为黄江未来发展极为关键的城市课题。

2019年黄江着力抓项目、扩空间,牢牢把握重大项目驱动地区发展这一关键,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效益。这一年,黄江有9个项目被列为市重大项目,其中6个是续建项目,3个是新开工项目,这些市级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4亿元。

黄江地区目前已有三十个城区改造计划在实施中,涉及的土地面积超过一万五千亩。到目前位置,由市自然资源部门审核通过的重点改造区域共有七十四个,其中黄江镇就占了十个,这一数字在整个市区中是最高的。

田美农民公寓落成之后,黄江镇村级层面的集体更新工程纷纷展开,部分项目已显现出明显成果,去年上半年,一条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区计划拓展面积达63公顷以上”的信息在冚村广泛传播,使全村居民感到十分振奋。

实际上,为了完全融入深圳创新区域,黄江计划实施连片改造,达成南部区域城市产业进步与城市环境改善,建立南部城市整体服务辅助中心。可以预知,在往后不久的岁月里,这个以陈旧房屋为主的落后小村落,将踏上奔向新时代的高速列车。

好消息接连不断,促使黄江的土地拍卖不断刷新纪录。去年8月,黄江镇售出两块商住用地,成交价达14.03亿元,引起广泛关注,最终成功拍出。两块土地都紧挨着田心村华师附属东莞学校,将来主要承担旅游娱乐、定居和工业的功能,计划建设高科技产业基地和优质生活区域,增强该区域公共服务的集中度,把它打造成产业与城市融合的样板,积极吸纳光明区和松山湖的规划优势。

规划已经完成,行动即将开始。黄江特别设立了1号线黄江段土地准备工作领导机构,各部门密切配合,多项措施同时实施,有步骤、按阶段推进拆迁任务。当东莞轨道1号线黄江车辆基地首批地块正式移交时,一场大规模的扩展空间行动正在兴起,黄江的快速发展即将实现。

▍令人充满想象的“TOD之城”

2019年已经结束,黄江构思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构想,该构想围绕8个铁路枢纽展开,意图将其建设成为交通网络的核心区域,同时集中资源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中心,以此推动黄江与松山湖及深圳光明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今年,黄江着力促进轨道交通项目进展,为构建东莞与深圳的关键交通节点及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城市”奠定基础。首先,着手进行黄江北站、黄牛埔站、黄江中心站的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方案设计;其次,逐步开展康湖路站、镇政府站的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方案设计,并集中力量促成黄牛埔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综合开发项目的首期工程破土动工。

要继续努力,把黄牛埔、黄京坑、龙见田这三个区域的整体规划做好,总面积有696公顷;要和深圳那些规划做得很好的团队合作,重点放在地铁线路、TOD站点建设和工业保护上,在全市第一个完成2016年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整体计划。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步伐加快,通过轨道交通实现一小时交通圈,广州、东莞、深圳三地紧密沟通,莞深地区成为大湾区参与全球化的重要窗口,世界各地资源在此汇集,众多优质产业机会涌现。

狂风大作巨浪翻涌万船争流,激流中奋勇泅渡英雄当先,当前愈发公平互联的都市圈时代正加速来临,置身于与世界比肩的湾区,黄江率先倡导打造“TOD之都”,使人倍感振奋。

在中国经济特区的基础上升级为先行示范区,伴随着国家迈向新时代的步伐,深圳正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朱力指出,这一升级将深刻改变区域的发展布局,对于东莞靠近深圳的黄江等镇街来说,将产生显著的积极效果。

权威人士指出,深圳中部发展轴线显示,福田核心地带借助铁路交通与广深港高速铁路,向南与香港建立联系,向北经过光明新城核心区,与东莞松山湖对接,形成连接莞深港的区域性产业联合发展通道。

深圳的“十三五”计划把光明区当作新的经济核心来重点发展,打算把它建设成深圳北部的中心区域。现在深圳正集中所有资源兴建光明科学城和中大城。中大城是深圳一个重要的区域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和创新中心,它距离黄江中心站TOD大约六公里远。

东莞轨道1号线连通深圳轨道交通后,黄江将转变为松山湖与深圳光明区产业外迁的关键节点,具备重要承载作用。未来,黄江能借助TOD模式快速吸引深圳优质产业转移,同时围绕中大城布局创新研发等产业,致力于建设为深圳智慧产业合作的前沿阵地。这将有助于推动黄江同松山湖、深圳光明区实现一体化发展,促使它在产业提升、城区改造、彰显固有优势等方面迎头赶上。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继续强调,黄江的发展需要清晰界定各区域职责,健全产业环节的衔接,积极与松山湖、光明区及相关镇区加强联动,参与区域城镇的协同进步。

迈入“湾区共享新纪元”,区域合作创新被赋予更高优先级,黄江秉持引领风尚、勇于开拓的精神,迅速推进“TOD之城”发展,让我们见证一个“湾区制造核心镇”的形态逐渐明朗。

【记者】韦基礼

【策划】黄少宏

【作者】 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获取一站式解决方案!
即刻开启你的世界品牌之旅!

获取方案

微信

WeChat

置顶

WeChat